查看原文
其他

湿燥之说 | 名家汇讲●脾胃论

2016-10-12 喜歡就點- 致中文化


湿


摘要

肺主燥而脾主湿,肺脾同病,每见肺燥脾 湿;脾恶湿而肾恶燥,脾肾同病,也可见脾湿肾燥之证。《金匮要略》麦门冬汤 中,润燥的麦冬和燥湿祛痰的半夏同用’目的是治肺燥脾湿之证。


| 湿燥之说 |



秋燥▲


先谈一下脾湿的问题:湿邪的来源,有内外二因。顾松园说:“天之湿,雾露雨雪是也;地之湿,冰水泥泞是也;人之湿,汗出沾衣是也(外因)。饮食之湿,酒水、瓜果、乳酪是也(内因)。”内因的湿,固然必伤脾胃’而外因的湿,初则虽犯在皮肤筋脉,而日久还是归于脾胃。故章虚谷说始虽外受,终归脾 胃。”其原因即在于脾为湿土,湿邪容易相感。湿为阴凝板滞之邪,一人于脾, 必伤其阳,阳虚生寒,于是湿与寒相合而为寒湿困脾之证。我们在临床一般称 为湿邪困脾者,其实都兼有寒邪在内,因此都可以用苦温燥湿之品来治疗。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,其人胃燥素盛,则不会伤及脾阳,而是湿与胃之燥热相搏

 

脾胃学说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,通而为湿热之证。张景岳说:“湿与阴者为寒湿;湿从阳者为湿热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

湿邪夹风,则为风湿,由于“风淫末(四肢)疾”,“湿流关节”,脾又主四肢 之故,因此,风湿多会引起关节痹痛之证。但是湿喜归脾,风湿病虽多犯在表 的关节,而结果或同时还是会引起脾的病变,所以治痹(关节痛)必参以助脾 行气之剂。因为“盖土强可以胜湿;而气足自无顽麻也”(李士材《医宗必 读》)。临床上常用治关节痹痛的独活寄生汤中用党参、茯苓;蠲痹汤中用黄 芪、甘草,其作用就是助脾益气。

 

再谈一下胃燥的问题:燥是可以单独为病的,胃为阳明之府,阳明燥结,大便不通的三承气汤证,即是由胃燥引起。

 

燥为阳热之邪,有内外二因,外因的燥在胃来说,多由湿热之邪,人于阳明 (胃)热甚而化。内因的燥则多由胃阴不足,脾虚血少而引起。外因的燥病, 多发生结胸,便难;内阴的燥病,多发生噎膈,消渴。

 

燥热之邪,多伤胃阴,叶天士的滋养胃阴法,多应用于这种病证。

 

燥邪除了单独出现,也可兼夹诸邪为犯,其中比较特殊但又少见的,即上 面提到的燥湿同病或燥湿相兼之证。有人认为燥和湿是不可能同病的,但事 实不是那样,如阳虚里湿之体,复感外燥,则见里湿而外燥之证;阴虚内燥之 体,复感外湿,则见内燥外湿之证。肺主燥而脾主湿,肺脾同病,每见肺燥脾 湿;脾恶湿而肾恶燥,脾肾同病,也可见脾湿肾燥之证。《金匮要略》麦门冬汤 中,润燥的麦冬和燥湿祛痰的半夏同用’目的是治肺燥脾湿之证。张景岳的金 水六君煎在二陈汤中加人熟地、当归,是治阴虚痰饮证的最好方法,作用是脾 肾同治,燥湿同调。

 

此外,燥和湿之间,还可以互相转化。石寿棠在阐述燥湿转化的机制说: “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化湿;湿郁则不能布津而又化燥”(《医原》)。周学海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六淫之邪,……郁甚皆见湿化,郁极则由湿而转见燥 化’何者?……郁则津液不得流通而有所聚,聚则见湿矣,积久不能生新,则燥 化见矣”(《读医随笔》)。这种转化是具有条件的,如属湿病而过用温燥或苦 寒,则湿可化燥;原属燥病而过用清滋或腻补,则燥可化湿。这些理论,提示了 我们临床用药,必须恰到好处,不可过剂’否则会使病情转化,治燥和湿如此, 治寒热、虚实诸证又何尝不是如此。


版权声明:

  • 本文摘自《名家中医基础汇讲》,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编辑/致中文化。

  •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。




氣的基本概念 | 學點中醫

中醫七竅指的是哪些部位 | 學點中醫

中醫五行之間的關係 | 學點中醫

藏象的基本概念 | 學點中醫

益壽延年六字訣 | 學點中醫

脾胃一调百病消 | 名家汇讲●脾胃论

此脾胃与彼脾胃 | 名家汇讲●脾胃论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